很多鸽友参加公棚比赛时,常常会发现一个现象:第二窝的鸽子,整体比第一窝飞得更好——第一窝不仅中途容易丢,就算飞回来了,也很难拿奖。其实,这背后很可能有一个大家没太注意的原因:出鸽时间太早了。下面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每年一开春,不少鸽友就急着给种鸽配对,想早点出小鸽子,图个“先机”。但这时候天气其实还不稳,白天暖和,晚上又冷,时不时还来个“倒春寒”。在这样忽冷忽热的环境下长大的小鸽子,身体发育很容易受影响,体质弱、抵抗力差,有的看起来还挺胖,摸着也挺壮,实则肌肉松、骨架软,越长大身体越垮,状态越来越差。
更麻烦的是,假如你用来配对的母鸽本身状态不好,比如太胖、身体臃肿,特别是年纪偏大的老鸽,它们下的蛋质量往往不高。哪怕孵出来的小鸽子外形看着不错、体型也端正,但内在素质可能不行,会出现心肺功能弱、耐力差、容易生病等问题。这样的鸽子送到公棚,不仅存棚率低、还以丢失,更别说在高手如云的比赛里拿名次。
其实,真没必要非抢着“早出鸽”。建议把配对时间稍微往后推一推,等当地最低气温稳定在8℃以上、天气真正回暖、不再忽冷忽热的时候再开始。这时候,种鸽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体力恢复得好,身体状态也正处在最佳阶段,是配对的黄金期。
这个时间段出的小鸽子,普遍更有活力,适应力强、耐力足,在公棚比赛里自然更有竞争力,拿奖的机会也更大。说到底,这并不是你鸽子血统不好,也不是鸽子本身不行,而是配对的时间没踩对节奏。种鸽还没缓过劲,天气又不稳定,硬要早早配对,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
最后,我想说养鸽子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赢就有输。每次飞得不理想,其实都是在攒经验。如果你发现第二窝鸽子的比赛成绩明显比第一窝好,那很可能说明问题不在鸽子,而在配对的时间点上。所以,配对千万别着急。让种鸽在体力最旺、天气最舒服的时候繁育后代,这样育出来的幼鸽才会真正底子厚、后劲足,在公棚赛场上才能飞得更稳、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