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手法各不同 适配才是硬道理

2025-08-14 06:10:45.0   (2622次)  作者:蓝天飞白鸽

养鸽这行当里,最实在的一句话就是“每个教练都有每个教练的手法”。十个人养鸽,十种方法,笔者最近听一位寄养棚教练聊起手法和鸽子的适配问题,深有感悟。教练说“想让鸽子飞得高、飞得久,有人偏爱加大清除饲料的比例,可在我这儿,却是豆子喂得多。”她带出来的徒弟们在各个赛场都能发挥,学成临走前却总会叮嘱:“养赛鸽是一环扣一环融积起来的,两个人的手法要是硬凑到一起,那肯定就养不成。”大赛场上的大教练们,手法从来都不一样,信奉不同、喂法不同,哪能随便照搬呢?​

教练自己养种鸽、小鸽子,调理手法全是自己摸索的经验。有人觉得天天花两小时看鸽子是“精神病”,可她却在鸽子棚里磨出了门道,喂鸽子特别严谨,也从不让别人代喂,全是自己来:体亏体弱的,营养必须补上;体能太好的,该减量就得减量,不然风上来了,鸽子出去容易飞丢。当年在哈尔滨开鸽药铺时,教练自己琢磨配置饲料,把欧洲凡赛尔和台湾耐久能的粮剖析后,取其精华掺到一起,现在棚里用的鸽粮,也都是她当年的配方,喂出了很多好成绩。可这粮也挑人,有人用不惯,买回去喂了鸽子就不爱飞,所以这粮食的配比也要适配自己的鸽子,无法照搬。

训练上教练介绍,她的鸽子开家后,家飞必须达到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她看家飞状态,是看鸽子飞的频率和速度。当鸽子开始绕圈后,能往远处“走趟”,回来围着墙飞几圈,再远飞时逐渐加速,观察到鸽子飞远时加速了,就是达到巅峰状态了。而且每羽鸽子都不再落后、不再掉,这时候她才开始路训,丢失率才低。​

年轻的时候教练在北方喂鸽子,后来和搭档在四川待了很多年,就因为当地环境适合他们“粮比较重”的手法,鸽子能适应。四川天气变化大,把控很难,不像有的北方的天气准,分速掐得八九不离十,四川的天气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最严谨的时候,他们把一个棚里的鸽子分开喂:重体鸽子要上高分速,就喂得轻一些;轻体鸽子看着瘦,就加两把料。寄养棚的鸽子血统、体质都不一样,新来的鸽子,教练在它们面前多撒豆子,看它体内缺啥就补啥。遇到奶酪这种适合高分速的血统,喂粮还要另外特殊对待。​

说到底,鸽子飞高位,就是得适合教练的手法。就像教练说的:“鸽子飞好了,是这路鸽子比较适合我的手法,融洽到一起人鸽合一,再加上天气、赛线这些条件才能成。”养鸽没有固定套路,一个教练一个手法,找到自己和鸽子的适配点,才是养鸽人要追求的目标。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