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信鸽赛事中,提到长距离经典赛线,人们往往会想到利蒙治、苏雅克、奥瑞拉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然而,在法国南部罗纳河谷深处,有一项赛事——瓦朗斯(Valence)——虽然同样属于长距离级别的艰苦挑战,却被鸽友们所忽视。
而近日,比利时名家汤姆·凡哈佛的一羽名为“神奇米洛斯”的雌鸽,在瓦朗斯I和瓦朗斯II全国赛中接连斩获第8名、第13名,并连续三年五次征战瓦朗斯皆稳居全国前60,如此赛绩令人惊叹,堪称传奇。当前,汤姆·凡哈佛凭借这羽神奇战雌暂列隆河谷鸽王亚军。
为何“神奇米洛斯”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这要从它所挑战的赛事——瓦朗斯说起。作为一条特殊的长距离赛线,瓦朗斯的比赛空距通常在600至700公里之间,与利蒙治、苏雅克等赛事处于同一级别。
但不同的是,它的比赛路线需穿越著名的罗纳河谷,鸽子必须在山谷之间穿梭飞行,将面对复杂的地形变化与众多天敌的威胁;其次,夏季的地中海气候常常带来高温、逆风等极端天气条件,对鸽子的体能与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颇有难度。
另外,瓦朗斯还具有一个特殊之处——它的成绩既可以计入KBDB的长距离鸽王评选,也可以用于评选“隆河谷鸽王”。而想要获得“隆河谷鸽王”这一殊荣并不简单,需要参与两场瓦朗斯(550-750公里)与一场国际赛马赛(约900公里)的成绩来综合评定,极具挑战性。
那么,为何瓦朗斯具备参与KBDB长距离鸽王评选的资格,但在历年长距离鸽王中几乎未曾有上榜者出现瓦朗斯的参赛履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参赛难度高,丢失率大。由于地形复杂、天气多变,瓦朗斯的归巢率远低于其他长距离赛事。过去,曾有许多优秀战将丢失于此。因此,瓦朗斯成为各路强豪鲜少征战之地,也让许多鸽友望而却步。
2.地理位置偏,关注度低。比利时西部尤其是西弗兰德省的鸽友较少参与这场比赛,导致整体参赛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据悉,2025年瓦朗斯I共计3852羽成鸽参赛,瓦朗斯II共计上笼3704羽,包括2343羽成鸽,以及1361羽一岁鸽。
3.赛事时间点尴尬。瓦朗斯在比赛日程中也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点,大多数的鸽子先参加利蒙治赛,然后还要去参加卡奥尔赛。瓦朗斯通常安排在两场比赛中间,鸽主往往优先选择更具知名度和荣誉度的赛事。
4.需要特定血统支撑。能够胜任瓦朗斯严苛条件的鸽子,往往是具备超长距离基因或隆河谷赛线背景家系所出的耐力型战将,速度鸽难以适应这种高强度、长时间的飞行节奏。
尽管瓦朗斯赛事的参赛羽数相对较少,竞争不如其他大赛激烈,但即便是名家强豪,也未必能在这项赛事中轻松斩获高位。正因其独特的赛线环境与严苛的挑战性,使得冠军归属始终充满悬念。
作为一羽连续三年参加五场瓦朗斯均稳定在全国前60的雌鸽,汤姆·凡哈佛的“神奇米洛斯”,无疑是瓦朗斯艰苦卓绝精神的最佳代表。它的表现不仅是对其自身素质的肯定,更是对其血统背景的高度认可。或许,它的“传奇”也源自于强大的家系。
它的父亲“神奇男孩”来自巴特·吉林克斯,母亲则为荷兰超长距离名家佛维基-德哈恩的铭鸽“米洛斯”的直女。这样的组合,注定拥有应对极限挑战的能力。此外,除了在瓦朗斯赛场上的卓越表现,名家汤姆·凡哈佛还在波治II等赛场上揽获全省冠军、图勒国家赛获全国冠军等等。
希望这羽神奇战雌不止步于过往辉煌,也期待它在接下来赛场上再度展翅高飞,惊艳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