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似箭!
接上篇
养鸽路漫漫,唯有不断努力进步才可利于不败之地,优秀的鸽子、家族、赛绩需要通过养鸽人从每一季比赛中挑选延续繁衍。
随着这几年的比赛不断,从300公里、400公里、500公里、600公里、1000公里级别,每个级别的鸽子都有着不同的优点;每一次的参赛结果,都会增加对自己家鸽子的理解。现在的比赛竞争是残酷的,而且现在的比赛是不隔天压笼放的,减少了更多的压迫感,增加了赛鸽高速归巢的欲望。
每一季的比赛都不是好打的,所面对的一切都是从0开始,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只有年年打比赛的鸽友能够感受到,往往最后比的不是鸽子,而是教练的养功。
最近几年气候变化很厉害,对鸽子是否能够胜任提出来更大的考验,过去的比赛最多的就是1000公里级别的比赛,普遍鸽友认为千公里的鸽子,短距离或者是中距离并不是很快,千公里鸽子往往被解读成“拖拉机”,或者是慢鸽子,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近几年北京千公里、上海千公里、江苏千公里,还有就是本地张家口千公里都是自己比较关注的,比起大城市本地的千公里更有魅力!家族赛绩就是通过不断地提高赛程建立的,往往都是具备长距离血系的。
十年磨一剑,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当千公里鸽系在短距离、中距离飞得前奖的时刻,一些过去的理念被通通打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个地方都在变化着。归巢路上一路千辛万苦,凝聚着鸽主的期盼,赛鸽展翅翱翔归心似箭!
每一次的参赛都是对自己家赛鸽,家族体系的挑战:获奖是最佳的、归巢是最终的,连归巢都没有,何谈获奖?
楼房是一层一层盖的,一下出来的楼房那是魔术,我们在追求获奖的路上,有失败、有喜悦,但是更多的是对自己养赛鸽理念的认知,血统成了关键,是撑起家族赛季的基石,无数次的比赛对爱鸽都是磨炼,越是残酷的比赛,越可以锻造出一批出类拔萃的顶尖鸽。
比赛对于一切都是未知的,赛鸽的状态成了关键,具备长距离鸽系的赛鸽,往往任何天气都不会影响它在赛场的发挥,不会影响它的归巢欲望,经常在国外血统书中可以找到参加长距离比赛的经历。
参赛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配对是否可行,通过比赛去寻找答案,每一季的比赛都是非常艰难的、不确定的,养鸽人员注入的心血是难以想象的,养鸽重在培育赛鸽,从比赛中挑选好优秀的赛鸽留种,为了继续育种做好准备。
比赛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天气是无法预料的、无法控制的,往往越是恶劣的天气中归返的赛鸽品质是最高的,这种淘汰是惨烈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接受淘汰,比赛就是淘汰鸽子的最好方式。
信鸽年代已经远去,迎来的是全新的赛鸽时代,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