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70平米鸽棚被拆 鸽主200羽鸽子仅留20羽》
《苏州鸽会前任主席180平鸽棚被拆 最多时养了400多羽》
《心碎!刚建好鸽舍 收到禁养拆棚通知》
《如此楼顶鸽棚合法吗?法院:鸽会不具备建造审批职能》
……
养鸽人,路在何方?
火爆的产业
截至2017年,中国现有信鸽协会正式注册会员突破40万人;
在刚刚结束的建党100周年天安门广场庆祝活动中,信鸽放飞数量多达10万羽。
庞大的资金市场、浩大的活动盛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鸽协的苍白无力,以及城市鸽友的失语境地。
消失的权利
信鸽协会,作为链接体育局和鸽友的组织,本应上承国家指导规范,下护各地鸽友权益,积极推动信鸽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各篇鸽棚被拆的报道中,却很少看见信鸽协会的影子。很多时候,被迫拆棚的鸽友都是孤军奋战:一个人面对投诉、一个人维护权益。
即便成为会员,可一旦矛盾发生,鸽协的存在就如此无力,甚至连事后相关的保障也欠缺。关键时刻,协会的不作为总让人寒心。试问:如果连养鸽子这样最基本的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鸽棚变成了定时炸弹,成为每个城市鸽友的隐忧,信鸽行业能够真正健康发展吗?
不断地努力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即便生活如何艰难,怎样“自救”才是我们真正要探讨的。对此,笔者认为有三个方向:
1.呼吁鸽协完善相关规定。最根本的当然是推动立法,但是这条路太长,远水难救近火,能不能现在就开始着手完善相关补偿规定呢?可以给鸽棚分为不同等级,这样如果不幸被拆,是不是能够第一时间给出补偿,让鸽友不至于“赔了夫人又折兵”。
2.重视自修。要关注鸽舍的清洁,有意识的控制养鸽羽数、家飞次数以及邻里关系的协调。养鸽子确实会给邻里造成不便这是事实,在我们要求被理解之前,如果能够主动先理解他人,让出这“三尺巷”,我相信局面不至于僵化至此。
3.希望社会多一些理解。这算是我的呼吁吧,养鸽与养猫养狗一样,都是正常且合理的爱好,不要对养鸽人抱有偏见。
毕竟如果在路上看见狗你还担心会被咬,但是要是在天上看见鸽子——
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