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鸽赛制改革方案 增设四项国家级评比赛事

2021-08-21 09:48:21.0   (6448次)  作者:王伟克

《中国信鸽赛制改革方案》

一、信鸽赛制改革的目的、意义

信鸽赛事在整个信鸽运动发展中是占据主导位置的最重要内容,所有信鸽爱好者,都将竞赛成绩作为评价其个人在信鸽行业价值和成就的重要指标。

竞赛成绩的产生,在世界各国有着多种不同的评定体系。针对目前我国现行赛制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设置,借鉴国际优秀合理的信鸽竞赛体制,结合中国独特人文、地理、气象条件因素,调整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信鸽运动赛制,实现最大限度满足全体会员的需求,促进信鸽活动大众化,推动中国信鸽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的目标。

二、当前信鸽赛制存在的问题

(一)促进信鸽运动大众化的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现行信鸽竞赛体制为中国信鸽协会牵头,开展的全国性普惠赛事仅有信鸽国家赛一项,其余中国信鸽协会主导的国家、国际级赛事为“中国杯”、“世界杯”信鸽职业联赛为代表的高端职业赛事,以及“中国信鸽公棚鸽王排名赛”、“洲际杯”为代表的高端公棚赛事。有以上赛事形成的国家竞赛体系,存在缺乏关联性,大众的惠及面小等问题。国家、省、市、县、俱乐部、公棚各自办赛,结构松散,未能体现体系优势。

(二)赛事、赛项单一雷同

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信鸽赛事的举办追求“短、平、快” 竞赛模式,形成了以比赛空距500公里左右的中距离赛、幼鸽赛为主导,其它赛事逐渐被边缘化的现状。赛事类型很大程度的呈现单一化,压制和背离了竞赛多层次、多元化的大众化发展。赛事优秀成绩的产生缺乏全国整体性,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选拔机制,缺少具有普惠性、多样性的国家级竞赛选拔机制。

(三)现行信鸽国家赛需要进行科学化调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的特殊地理情况,现行的国家赛竞赛办法设定为:按赛区划分,按距离定级,同一赛区按飞速统一排名计算比赛成绩。每个赛区以司放地为中心,来自360度不同方向的参赛单位共同参赛,按各自飞速计算成绩排列名次。由于比赛中不同方向的参赛单位赛鸽飞归中所受到风的影响不同,必然会对赛鸽飞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如此按飞速排名的方法不够科学有失公平。

三、未来信鸽赛制改革方向及总体规划

(一)依托《中国信鸽竞赛规则(2019)》内容和实际,广泛开展竞赛活动,为规范赛事提供理论支持;

(二)短、中、长、超赛事并举,区分大众、职业赛事,合理安排,有机结合;

(三)国、省、市、县、俱乐部、公棚多级比赛并举,超、大、中、小规模并存;

(四)以国家为主体,省、市、县分级,按规模分类、赛级分项,评定综合成绩;

(五)以公平和科学为出发点,改革调整现行国家赛的比赛方式和成绩计算方法,使之更加公平合理。

四、下一步信鸽赛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增设国家级信鸽评比赛事

根据赛制改革总体规划,结合《中国信鸽竞赛规则(2019)》中关于信鸽竞赛分类的规定及《信鸽办赛指南》相关要求,增设四项年度国家级评比赛事。

1、反映会员参赛整体实力的最佳鸽舍奖

(1)赛事名称:年度全国最佳鸽舍奖

(2)比赛项目(具体赛项和要求请见附件一)

【1】 比赛项目按比赛空距距离分为全国短(200-400公里)、中(400以上-600公里)、中长(600以上-800公里)、长(800以上-1200公里)、超长(1200公里以上)距离五项;

【2】 按参赛鸽羽数或人数赛级分为A(4000羽/201人以上)、B(1501-4000羽/51-200人)、C(1500羽以下/50人以下)三级;

【3】每个比赛项目按级别取前六名奖励,由中国信鸽协会颁发专门订制的奖杯、奖牌和奖状;

【4】省、市、县级最佳鸽舍奖比赛项目可参照国家制定。

(3)评比方法

参评者报名参评的赛鸽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每个鸽舍按赛项、级别限送选两羽成绩最好的赛鸽参评;

【2】 送选的两羽赛鸽成绩必须是在规定赛事中产生的;

【3】 送选的两羽赛鸽报送成绩场次(不能是同一场赛事)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①短距离6场;

②中距离4场,其中必须有一场参加国家赛的成绩,没有国家赛的地区,可以是省级比赛;

③中长距离3场(可以是2场中长距离+1场中距离,但3场中长距离成绩的名次列先),其中必须有一场是参加中长距离国家赛的成绩,没有国家赛的地区,可以是省级比赛;

④长距离2场,其中必须有一场参加国家赛的成绩,没有国家赛的地区,可以是省级比赛;

⑤超长距离2场(超长距离可以是当年成绩,也可以是相连的两年成绩。是当年成绩的名次列先),其中必须有一场参加国家赛的成绩,没有国家赛的地区,可以是省级比赛;

【4】参评鸽所获成绩按照计算公式换算成参评鸽积分,两羽积分相加累计积分低者获胜。

(4)评奖积分公式:

【1】(获奖名次数值/参赛鸽数)×100=积分

【2】参评鸽1积分+参评鸽2积分=参评鸽舍累计积分,按累计积分数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名次。

(5)《全国最佳鸽舍奖》报名表见附件一

2、选拔和树立顶尖综合比赛成绩赛鸽的鸽王奖

(1)赛事名称:年度全国鸽王奖

(2)比赛项目

【1】比赛项目按比赛空距分为全国短(200-400公里)、中(400以上-600公里)、中长(600以上-800公里)、长(800以上-1200公里)、超长(1200公里以上)距离五项;

【2】 按参赛鸽羽数或人数赛级分为A(4000羽/201人以上)、B(1501-4000羽/51-200人)、C(1500羽以下/50人以下)三级;

【3】按鸽龄分为幼、一岁、成鸽三组

【4】每个比赛项目按级别和组别取前六名奖励,由中国信鸽协会颁发专门订制的奖杯、奖牌和奖状;

【5】省、市、县级最佳鸽舍奖比赛项目参照国家制定。

(3)评比方法

参评者报名参评的赛鸽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每个鸽舍可以按赛项、级别、组别根据送选自己成绩最好的赛鸽参评;

【2】 送选的赛鸽成绩必须是在规定赛事中产生的;

【3】 送选的赛鸽报送成绩场次(不能是同一场赛事)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①短距离6场;

②中距离4场,其中必须有一场参加国家赛的成绩,没有国家赛的地区,可以是省级比赛;

③中长距离3场(可以是2场中长距离+1场中距离,但3场中长距离成绩的名次列先),其中必须有一场是参加中长距离国家赛的成绩,没有国家赛的地区,可以是省级比赛;

④长距离2场,其中必须有一场参加国家赛的成绩,没有国家赛的地区,可以是省级比赛;

⑤超长距离2场(超长距离可以是当年成绩,也可以是相连的两年成绩。是当年成绩的名次列先),其中必须有一场参加国家赛的成绩,没有国家赛的地区,可以是省级比赛;

(4)评奖积分公式:

【1】(获奖名次数值/参赛鸽数)×100=积分

【2】积分之和为参评鸽总积分;按总积分数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名次。

(5)《全国鸽王奖》报名表见附件二

3、体现会员赛鸽作育实力的最佳繁育奖

(1)赛事名称:年度全国最佳繁育奖

(2)比赛项目

【1】按赛级分为全国和省级两级最佳繁育奖

【2】按参赛类型分为A(寄养棚赛)、B(公棚赛)两个组别。

【3】每个级别取前六名奖励,由中国信鸽协会颁发专门订制的奖杯、奖牌和奖状;

(3)比赛方法

所有参评作育赛鸽的会员,须提交三个以上指定赛事同类不同赛事中取得的成绩。每位会员可选取6羽获奖赛鸽的成绩,其中包含三个为200-400公里空距的比赛成绩,三个为400公里以上-600公里空距的比赛成绩(即6羽参评鸽每羽1个比赛成绩)。

选取6羽获奖赛鸽的成绩必须来自以下赛事:

A. 参评国家级赛事包括三羽赛鸽的成绩出自:中国信鸽公棚鸽王排名赛、中国信鸽锦标赛、“中国杯”职业信鸽联赛、“世界杯”信鸽职业联赛、“洲际杯”国际公棚鸽王排名赛;

B.省级参评赛事赛鸽成绩必须来自各省级信鸽协会负责执裁服务的赛事。

(4)评奖积分公式:

【1】(获奖名次数值/参赛鸽数)×100=积分

【2】 6羽参评鸽积分之和为参评鸽总积分,按总积分数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名次。

(5)《年度全国最佳繁育奖》报名表见附件三

4、表彰年轻养鸽人和初学者的新人奖

(1)赛事名称:年度全国信鸽运动新人奖

(2)比赛项目

【1】分为全国、省级两级;

【2】每个级别取前六名奖励,由中国信鸽协会颁发专门订制的奖杯、奖牌和奖状;

(3)比赛方法

所有参评会员须是入会两年以内的新会员获年龄25周岁以内的青年会员。没人可报送当年取得成绩最好的三羽赛鸽的一项比赛成绩,产生成绩的赛事不限。

(4)评奖积分公式

【1】获奖名次数值x 1000 /【参赛羽数 x 实际空距(公里)】=参评鸽1积分

【2】3羽参评鸽积分之和为参评鸽总积分,按总积分数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名次。

(5)《年度全国信鸽运动新人奖》报名表见附件四

所有参评会员须填报申请,按照赛事规程要求填写对应项目、级别、组别的申评报名表。参评鸽须是参加规定的国家、省、市级赛事,短、中、中长、长、超长距离比赛。由对应等级的信鸽协会盖章确认成绩真实后,提交至中国信鸽协会。中国信鸽协会将由裁判委员会,安排资深裁判员审定参评者成绩,最终评出各赛项、级别、组别的年度全国最佳鸽舍、鸽王、最佳繁育奖和信鸽运动新人奖。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信鸽协会

协办单位:各级信鸽协会

(三)赛事评比时间

每年1月评选前一年的全国最佳鸽舍奖,于中国信鸽协会赛事总结会前公布获奖名单,会上颁奖。

(四)参评要求

参评鸽舍拥有者须为各级信鸽协会的正式会员,实名制参赛,所提交参评信鸽须佩戴中国信鸽协会发行的正规足环一枚,并按照对应赛事规程要求提交报名表格和相关证明。

(五)现行国家赛设置调整

1、按照现行方案以司放地确定赛点(原赛区)

2、每个赛区共计成绩的不同参赛单位,所处区域相对位置夹角不超过90度。

3、共计成绩排名的90度夹角内,在总成绩排名外,可再平均划分为二或三个分赛区,分别单独排列成绩。

4、共计成绩排名的90度夹角内,按比赛空距分级计算成绩排列名次。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