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引种带来的教训:别贪小便宜

2021-06-25 11:01:34.0   (8409次)  作者:不法之駼

一个亲身经历的引种小故事。

自19年秋季比赛结束之后,感觉到鸽舍中种鸽质量有待提高。

一方面,由于当时鸽舍中种鸽大部分是我06年上学时饲养的老种鸽和几只天落鸟繁殖的后代,其血统和品质都已无从考证了,也失去了继续保留的意义。

另一方面,当时有朋友不知从哪引进了许多来路不明的鸽子,一时间也难以考察其品质。

经过梳理,只有两只我近期引进的雄鸽血统清晰,可以继续保留。而雌鸽,总觉得没有能堪大用的个体。

因此,就产生了引进几只雌鸽的想法。

当时考察了附近的鸽友和名家,总觉得价格偏贵,就想着在直播平台上捡个漏。

大概从有这个想法开始,就注定了这次引种的失败吧。

之前一直关注一个主播,他自己也打比赛,感觉人也挺实在的,就想在他这里拍几只,毕竟他家的鸽子不贵,成绩也挺好。

当年10月份的一天,刚好看到他在直播拍鸽子。

一只14年祁阳公棚决赛600多名的名家灰雌鸽引起了我的注意。

据介绍,这是他朋友高价拍到的,由于工作原因,无法继续饲养,低价处理。

当时在直播间介绍时,说这鸽子肌肉骨架都没毛病,仅仅是14年的雌鸽,岁数略大,这一点缺陷。

想贪小便宜的时候,智商都会下降。

在他的介绍和鼓动下,我毫不犹豫地付了款。

等到鸽子发给我的时候,一上手就觉得这鸽子怕是有问题。

龙骨末端下垂,耻骨也下垂,这是上手的第一感觉。

但是想着它的成绩也挺好,还能在网上查到,就抱着幻想,希望它能作育出比较优秀的幼鸽。

然而,现实扎扎实实地给我上了一课。

等到开春,种鸽配对开始,这羽鸽子就一直不产蛋。

一直到四月份,清明节过后,应该是气温升高比较明显,也可能是新引进的种鸽适应了鸽舍环境,它终于产蛋了。

从鸽蛋的外观来看,质量还可以,光滑圆润,大小也正常。

经过18天孵化,小鸽子按时破壳。当时真的以为要迎来历史性的一刻了。

然而到小鸽子出壳一周,要带脚环的时候,发现小鸽子一大一小,十分严重。小的完全挂不住脚环。

再后来,小鸽子下窝时,比较小的那一只不仅瘦弱,而且有残疾,不能站立,只能淘汰。

而较大的一只,居然有口黄。

再后来,一次空距30公里,方向调转90度的训放时,这只鸽子再没回来。

与此同时,这只鸽子的第二窝幼鸽也出壳了,明显地大小不一。

额,这就很麻烦了。

一直到21年,又给它换了一只配对雄鸽,依旧是这样,作育的两窝幼鸽存在严重的一只大,另一只很小,严重营养不良。

后来经过分析,我认为这是因为这只引进的雌鸽在原鸽主家中过度作育,导致机能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另外,我对这只鸽子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原本名家公棚的进奖鸽,身体结构及骨架结构不应该这么不入流。同时,我发现,该名家的鸽舍网页中记录,这只鸽子该是被他自己在比赛完后拍回去了,这与我在直播间得到的信息相矛盾。

由此,我只能总结和反思了。

第一,引种这件事,事关鸽舍前途命运,要思虑周密然后行动,不能一时冲动,盲目蛮干。

第二,引种的时候,不能只听鸽主的一面之词,更不能隔着屏幕听别人讲故事。引种前要考察鸽主的人品作风,引种时要能把鸽子拿到手里。在利益面前,人是善于伪装的。

第三,及时止损。发现引进的鸽子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时,及时止损是最明智的选择。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