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往后面过,就越明白两个道理:
一是美食不要辜负。人活一世,口腹之欲应该尽量满足。对于美食,我从来都是趋之若鹜,听说哪里有好吃的,必定要去尝尝。最近每早上驱车好几里路,就是为了那一碗香气袭人的羊肉粉。以前我老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现在觉得这习惯不好,对于美食应该有虔诚恭敬的态度,好好吃饭。
二是和人打交道久了,就觉得跟鸽子打交道是多么惬意的事情。你喂它们就吃,你放它们就飞,你简单它们就简单,哪里有和人打交道那么多弯弯绕绕。
种鸽正在整理阶段,蛔虫球虫已然清理完毕。这个过程,也是观察种鸽的状态的过程。其中有只种母,是我引进某位熟识多年朋友的种鸽,引进后就发现左眼流泪,喂了点治疗单眼伤风的药很快又好了。过了不久又复发,再喂药,又好。如此反复,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以前这种情况,我是会淘杀掉。但想想还是少干点杀戮的事情。于是将此鸽转送我幺舅。
种鸽的健康是底线,不健康的种鸽我是不留的。
引种包含着很多环节和很多玄机。有经济规则价值规律的体现,有卖家买家情感的折射,有彼此对鸽子鉴赏的差异等等。
我的理解是:绝对数引进,能引进的都是别人中等及中等偏下的鸽子,除非价钱给得非常到位或者其他特殊因素(比如真正的清棚)。作为引进者要考虑的是引进的鸽子是否适合自己,或者符合自己标准。
至于引进走眼了,或者卖家表达的状态和鸽子实际的情况不符。我的处理办法是默默地淘汰。
事不强求,鸽不强留,进退随心,舍得无意。如此洒脱,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