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信鸽,说到底养的是耐心,是眼光,更是对血脉的理解。许多人一开始是被赛鸽飞翔的姿态吸引,或是被一场胜利的荣耀打动,可真正想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就不能只看一时的快感。要想从鸽子身上获得长久的快乐与成就感,打基础是头等大事。而这个基础,说到底,就是你的种鸽群。
而选种鸽,我向来有两条铁律:一是好成绩,二是好眼睛。这两样,缺一不可。成绩是看得见的硬道理,是鸽子在真实风雨中拼出来的证明。没有上过赛场,或者飞得磕磕绊绊的鸽子,再好看也难让人信服。成绩代表的是它的身体素质、归巢本能和抗压能力,是“能飞”的明证。
但光会飞还不够。作为种鸽,更重要的是遗传能力。这时候,眼睛就成了关键。别笑这话假,养得久了,自然会懂。眼砂的结构、色素的分布、面砂的厚薄,这些细微之处,往往藏着遗传潜力的密码。一只鸽子哪怕战绩辉煌,若眼神涣散、眼砂模糊,后代往往难出精品。
反之,有些鸽子眼砂漂亮,神采奕奕,却从没在比赛中露过脸,那也不过是徒有其表。真正的好种鸽,一定是飞得出来,也传得下去的——成绩与眼睛,一个对外,一个对内,相辅相成。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常骨感。不是人人都有财力去拍高价鸽,也不是每只名门之后都真有实力。对大多数普通鸽友来说,引种最现实的追求,其实是四个字:物美价廉。可什么叫“物美价廉”?不是价低就行,而是用合理的价钱,拿到真正有潜力的鸽子。
依我多年经验,真正的好苗子常常出自在当年的幼鸽里,尤其是原鸽主最后一轮孵出的晚生幼鸽,它们价格相对亲民。更重要的是,这一批幼鸽,往往是亲鸽状态达到巅峰时的后代。经过前面几轮作育,亲鸽的经验和身体都调到了最佳,最后一窝反而可能集齐了父母双方最优秀的基因。再加上晚出避开了育雏高峰期,成长环境更优,潜力反而更大。
这样的鸽子,价格通常不会太高,鸽主也乐意在赛季结束后合理出让。只要你眼光准,挑出其中成绩家庭出身、眼砂结构扎实的个体,很可能就捡到了宝。它们或许不会一鸣惊人,但只要耐心培育,几代之后,说不定你鸽舍的主血系,就从这样一只不起眼的晚生幼鸽开始了。
养鸽如种树,根深才能叶茂。别总想着一步登天,也别被虚名迷了眼。静下心来,从一只好成绩、好眼睛的幼鸽开始,脚踏实地地选,仔仔细细地养,时间自会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