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功力,30年赛鸽历程,一路鸽运亨通。重庆刘大平、李芳夫妇携手走过三十载赛鸽岁月,鸽舍在公棚赛事中累计进奖超过一千羽。四川、西安、云南、贵州、安徽……全国各地的赛场上都留下印记。刘大平还曾但任重庆市铜梁区信鸽协会主席,是当地有名的公棚超级高手。下面,一起来看刘老师的养鸽生涯:
早年赛绩惊人 两战贵州后越飞越好
我早些年去贵州参加比赛,第一次只交了两只鸽子,其中一只在决赛中拿到了85名。后来赶上拍卖会,我专程去贵州实地看了看地形和气候条件,对当地的比赛环境和赛线有了初步了解,心里也更有底了。回去之后,我决定再送一批鸽子过去试试。
第二次参赛,其中一只鸽子在决赛中拿了第5名的好成绩。这只鸽子是近亲配出来的,父母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血统非常纯。这羽5名鸽拍回来之后,表现也很稳定,第二年它的后代就飞出了亚军,第三年又出了一羽亚军,第四年又进了殿军,连续四五年都进入了决赛前四强,成绩相当不错。
从那以后,我就在贵州各个公棚都送过鸽子,几乎每个棚都能拿到高位名次,证明这路鸽子在当地适应性很强。我的鸽系基础主要是詹森和克拉克的原环鸽,再加上一些稳定性好、擅长长距离的鸽子进行优化改良,效果非常不错。
我家里的主力血统一直是詹森克拉克、英格斯90,后来也陆续引进了盖比、桑杰士等血统。2024年,这批鸽子在蜀翔公棚表现尤为出色,拿下了四关综合鸽王冠军,同时还有一羽35名、一羽90名,成绩也挺好的。
除了贵州外,在安徽的比赛也一直有不错的表现。最早是因为有个熟识的朋友在那边包了一个棚,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送了四羽,结果进了三只,其中有两羽进了前一百名。那一年售环数量超过9000羽,取奖600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让我很惊喜。因为我觉得家里的鸽子差点速度,没想到第一次飞得这么好。
那种天生的好鸽子 一生难求一羽
后来这几年,我主要把精力放在打寄养棚上,想检验一下自家鸽子的实力。家里的鸽子如果在地方赛能飞出来,那说明基础不错;但如果地方赛行,寄养棚就不一定了。所以我想看看,它能不能经得起更严苛的考验——比如多关赛。要是能在多关寄养棚里也拿到好名次,那这羽鸽子就真的值得用一辈子去珍惜。
说实话,一个养鸽人一辈子能遇上一路真正有实力、能持续出成绩的血统,太难了。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更是不容易:
第一,骨架和体型要好。
第二,天生不得病,抗病能力强。
第三,上浮感要好。很多人说公棚鸽不能太重,因为要经历十来次短距离训放后就要进决赛,体重轻的反而灵活。但寄养棚不一样,可以交一些肌肉量大、体格结实的鸽子,因为它要经历多次远距离训放,耐力和恢复能力更重要。那种大肌肉的鸽子如果放公棚,一旦遇到天气不好比赛延期,在棚里一待久,体重很容易超标,影响发挥。
第四,不怕近亲。这一点特别关键。我之前有一羽飞川东拿了30名的鸽子,它的血统里就有四重近亲。我用近亲配对出的鸽子打公棚的次数很多,像母女配、父女配、兄妹配,都试过,照样能飞高位。
这些年我交的棚也不少,以前秋赛最多的时候能交20个左右。现在没那么多了,因为寄养棚、特比环、地方鸽会都有参与。不过说实话,现在寄养棚越来越难做,竞争也激烈,相比之下,公棚反而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一路克拉克玩到现在 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不怕近血
我从2001年引进克拉克的原环鸽开始,这一路鸽子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传到第九代、第十代都没问题。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就是因为这路鸽子特别适合近亲回血。我一般采用“沾血配”的方式,也就是适度近亲,用回血鸽去参赛。实践证明,我这路鸽子有个明显优势:近亲出的鸽子,有时候比杂交的飞得还好,而且成绩更稳定。
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好鸽子不怕近血。”我反复看过很多遍《詹森育种原理》,里面讲得很清楚,不同血统的近亲模式是不一样的。近亲不是乱配,有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母子配、祖孙配等多种方式。
我根据自己这路鸽子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它们对多种近亲模式都能承受,而且直接能出公棚高位。所以,如果鸽友家里有类似的血统,抗退化能力强、近亲不衰,那就完全可以坚持走下去,不必一味追求杂交。
我从来不做疫苗 交公棚的小鸽子要先学会抢食
关于交公棚的小鸽子怎么调理,我从来不给小鸽子打疫苗,但非常重视前期的健康管理。毛滴虫、体内寄生虫、念珠菌、霉菌这些,我都做。调理到位之后,就把小鸽子放进大棚,和老鸽子一起混养、抢食。
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为了筛选出真正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个体。只有那些能在群体中抢到食物、精神状态好、反应灵敏的小鸽子,我才会选出来送去公棚。这种“实战筛选”比单纯看外表更有说服力。
另外,送不同地区的公棚,配对策略也不一样。每个地方的气候、赛线、训放方式都不同,我会根据目标赛区的特点来调整配对,做到因地制宜。
养鸽必看鸽眼 尤其是配对育种
再说说鸽眼的问题。我们那个年代养鸽子,谁不看眼睛?九十年代起家的人,基本都是从看眼砂入门的。现在有人说赛鸽不用看眼睛,这话我不完全认同。种鸽的眼睛一定要讲究,赛鸽倒不一定非要看眼。但种鸽和赛鸽要分开看待——好种鸽,眼睛一定不会差。
我看眼砂是结合血统来的。比如我这路鸽子,一般是砂眼配黄眼。尤其是在近亲作育时,我一般会用眼睛的杂交优势来防止退化。因为如果长期砂眼配砂眼,眼砂容易变白、变淡,活力下降,出现退化现象。而黄眼和砂眼互配,既能保持血统纯度,又能让鸽子的退化少一些。
最后想说的是,养鸽子要不断学习。绝不能因为今年拿了好成绩就得意忘形,每年都是新的开始。今年飞了,明年一切归零,一定不要抱着成绩睡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