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某年在成都参加一场川内很有影响力的特比环赛事,鸽子寄养在一个朋友家,此前鸽子一直表现很不错,好友很用心,精心的管理加上不辞辛劳的反复训放,到决赛前已经训放到决赛点。几个寄养的朋友摩拳擦掌,只等决战之时的到来。
临近决赛集鸽前两天,朋友决定再训一次200来调整一下鸽子的状态,他有多年本土作战的经验,我们也就放心地让他按计划实施了这次决赛前的训放。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训放损失惨重,好几个人都全军覆没,无鸽参赛,而且当天在德阳就有三羽鸽子进了别人的笼,花钱赎回了一羽,鸽友送还了两羽,六十多羽鸽子,只有七羽参加了最后的决赛,虽最终入围三羽,但与之前鸽子们的状态鸽友的预测结果相差甚远,打焉了众人。而回来的三羽鸽子,有两羽竟然都是入了别人棚,而侥幸遇到不杀之恩者,我在想,如果当天朋友求稳,不再多训这一次,或许会是另外的一个结果了。
去年,在朋友的邀约下,尝试着参加了蜀翔四关赛,我从鸽友那分到六枚足环,精心作育了六羽赛鸽,但鸽子拿过去不久,背负着精英赛指定的一号环就在疫苗后出了状况,紧接着二号环也遭遇不测,来不及带回万源,只能委托成都的鸽友代挂环,可惜鸽龄偏小,补套后到院外寄养棚赶不上鸽子们的训练强度,早早游棚毕业了。
疫情过后,成都鸽友来万源,告之今年鸽子养得糟糕,之前他去了两次寄养棚,说鸽子状态差得很,我的3号鸽训200时已丢了,整个团队的鸽子也所剩无几,毛刺刺的,让我们别打指定了。听鸽友这样说了我也有些泄气,到资格赛时关注了一下直播,鸽子分三个梯队收齐,看上去不温不火。
很快首关秦岭450打响,蜀翔开了直播,众鸽友纷纷预测当天会有高分速,然侧逆风的缘故,六个多小时才见鸽,院外鸽友拔得头筹,鸽子陆续归返,我的6号鸽200多才归返,鸽友在寄养棚发来鸽子归巢瞬间的照片,大体型的雄,往下飞这样的体型在四川翻秦岭的赛事中就显得吃力了。4号鸽稍后归来,已落至四百名开外。朋友的鸽子飞得不错,首关入围前五十,多项指定榜上有名。等到天黑,5号鸽也没回来,到分速关闸的300米/分,鸽子也终于不再见影踪,两千多羽鸽子只剩1400余羽。15号又将迎来第二关宁陕500的集鸽,希望渺茫。
不过也好,算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试试手,找找差距,也算是给自已养鸽生涯,留一个小小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