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岁正式拜师学艺,邻居是一个画画的老师,对我影响深刻,我第一张画就是从素描开始,我对自己的作品很满足,但一直受到家里亲人的伤害,因为家庭人口多生活极度贫困潦倒。
故在童年的夏天就要卖冰棒为生,进初中后的冬天一放学就去河边上担砂子赚钱为家里糊口,挑一担砂上堤就可赚五分錢,工资待遇很高,因为大米只有一毛一每斤。不管怎样累、汗水流得再多,到晚上我总会在油灯下画几笔画才放心睡觉。
记得刚好进小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有大白纸和皮画纸,因为我家吃饭都困难,所以,我什么都没有,待同画完后我才能捡到一些皮纸的边角料,每次展览比赛的作品,我都是用边角料完成的。边角太小我只能认真描写,并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刻画下去,到最后还是获得了第一名,因为老师说我素描功底好,画东西有深度,作品耐看!
我总记得自己的童年吃不饱的时候,就会自己用手顶着肚子在河边上,在退水后的潮泥上画皮画,这样就不会感觉到饥饿,还可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赠予我皮画纸的快乐感。
回到家里很难见到父亲,他不是上班就是埃批斗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高帽子比我的身材还高多了。那年我初中毕业十五岁,响应号召知识青年下了农村,我还是什么都没有只拿了一床难被子和一床旧草席,永远地离开了家。
从此,新的饥饿又开始了。三病两疼都要靠自己学医、作记录,吃什么单方有益……那时候,我虽然没有富有的经济生活,但我坚持画画、画速写、练习造型,使自己那时候的精神生活比现在的富二代还富有多了。
蹉跎岁月擦肩而过已经是六十多年了,今天再次作皮画一幅鸽子图,心里的确有点心的泪,且浮想联翩……
鸽子“皮画”的故事之作品,望鸽友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