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鸽友的可笑“买鸽”悲哀

2018-08-17 10:00:14.0   (1929次)  作者:lj2008...

中国鸽友继续着可笑的悲哀!

赛鸽在演变过程中,有些外在遗传与上代很一致,可成绩就没那么出色了。相反有些种鸽的后代外在表现与上代反差极大,可成绩格外出色。这其中的缘由,可能涉及到血统的纯正与否,以及遗传的规律性。

如果养家喜欢杂交作出赛鸽,那么赛鸽羽色就千奇百怪,啥羽色都有!可我发现有些名家,无论是采取远亲,还是近亲配对,作出的赛鸽羽色基本一致,且赛绩一流,遗传可谓超稳定。

我们选择种鸽时往往是后者——赛绩,这些名家培养出的鸽子外在看得到,内在素质就体现在赛绩中,所以养他们鸽子的人就自然多,出成绩的也就更多,这只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所以造就了世界名系。如前期比利时的詹森斑格51后代,个个是标准的浅羽点、砂眼、速度见长的快速鸽,代表鸽詹森“019”。还有就是荷兰的杨阿腾多利后代,它们是清一色的中羽点,少许带白条,古铜黄金眼,长距离赛尤为突出,代表鸽“多利”号。以及,祖国宝岛台湾的赛鸽家赖铭沧的“龙头”和“凤母”后代,它们多数都是深羽点、黄眼,擅长海翔五关赛制,经常产生伯马鸽,赢奖超200万的10多次,不愧是金奖鸽舍。

相比时下我们的大陆鸽友,买遍了世界铭鸽,可数十年下来没有一位大师创造出、培养出有自己特色的赛鸽、种鸽。最高买府的名家们,继续着可笑的悲哀,让比利时、荷兰、美国、德国……鸽友笑弯了腰!

养赛鸽的中华儿女中,以前有李梅龄先生,他创造了中国的“李鸟”,风靡一时,大家都记得深雨点的“李鸟”威震八方,以及后来的“汪鸟”、“秀龙”、“杨家绛”、“高家绛”等等。可如今引进的铭鸽是越来越多,价钱是越来越离谱,可创造出的后代却是“有目共睹”——少得可怜。铭种的延续性在哪,试问这样的钱花得值吗?

为什么我们的名家不思考一下,买进这么多世界级的铭鸽,却偏偏培养不出引以为豪的血统鸽。是我们的赛制培养不出血统鸽,还是我们的名家水平有限?还是一味追求眼前的利益,放弃了培养血统鸽的目标,转变成对金钱的迷恋?

如果以此下去,我们依然逃不出最高买府的命运,名家们继续着可笑的悲哀,小户们继续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

注:中信网原创文章,未经许可,其他站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