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鸽眼的应用话题(一)
原著:R.FLENING 台湾 李作填 廖于芃 提供
在我的研究中,眼志(Eye-Sing)成为研究与谈论的主题,其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这并不意味着15世纪时,人们就戴着放大镜到处走,他们也不像今天的人们,把眼镜环挂在脖子上。但是,已有人注意到某些种类的信鸽在很多方面都有比较杰出的表现。除开眼睛不谈,它们在表现上显得要比一般的信鸽来得聪明、翅膀的动作也比较快、负载量也要比其它信鸽来得重。
自然下了圣旨:所有的动物都有一个唯一的生存目标——成为“领袖”。这在信鸽生命中显得更为突出,有些鸽子之所以被称为“领袖”,就是说它们的血统比其他血统来得优越,用不着经过太多的挑战就可以在所有鸽系之中居于领导的地位。我曾在我饲养的鸽群以及其他信鸽中观察过这些情况,我发现那些天生的“贵族鸽”眼志确实特别,或许,是有人很巧合地想到要大量繁殖这一品种所致。
虽然这一点以及其他的特征,多年来曾有少数人加以比较过,但已为人们所遗忘了。只有在晚近才又被一些养鸽者发现有关它的新理论与进展。
就数据显示,眼志这个主题直到1800年代才有合理的认识记录,那时候,鸽赛在西欧以惊人的速率开始流行,当时的一些人到今天已成为鸽界传奇性的领导人物。经过这些人的努力,一些鸽种才得到明文规定的保护,直到今天,他们的名字与他们留下的鸽种名称还在赛鸽运动中为人称道。
其中,我所知道的有:吉戈特(Giggot)、古鲁特尔(Grooter)韩森(Hansenne)、伟奇(Wegge)、史塔沙(Stassart)、西翁(Sion)、巴斯汀(Bastin)、罗刚(Logan)等等;所提有限,要“深究”的话,是提不完的。
在那个时候,这些养鸽者的大多数都带着纸、笔,试着记下各种情况,并广泛运用知识,才有了多年来的研究与赛绩成果。对我来说,我认为1800-1930年代是赛鸽的黄金时期;现在,我要悲观地说,此种盛世似乎已难再重现。
并非所有的老将都是眼志的热衷者,这亦是实情。事实上钟情眼志的只占少数。我曾提到的这些鸽系就是由眼睛的颜色来辨认的,例如:裘瑞安系(Jurion)〈王族〉有着粟色的眼球,布鲁克科斯系有淡黄色的眼球等等。
过去的整整100多年,有很多以眼志为主题的论文发表过。有些是对此观点加以排斥的;有些则认为可笑;但也有对此加以赞扬与做整理的。这都不是我想做的,我只想以我的认识和观察给您一个明晰的了解,如果可能的话,您可以推翻它或证明它,它会为您自己带来额外的财富。在多年来以眼志为主题的研究中,我听到过颇有说服力的论点——“眼志是一文不名的”。争论摆在眼前,因为人们都迎合他们本身的要求而试着去证明他们所忠实相信的论点。我承认,在我刚开始研究时,许是他们的要求太生动了,几乎说服了我。然而,当我离开了这批人,退隐到我的鸽棚时,我就发现他们问题的答案仅仅是一项常识而已,那就是:研究眼志的“秘密”(如果,它真是秘密的话,就姑且称之吧!)
一直到今天,有太多的养鸽者试图深入他们所掌握的“秘密”——如何让信鸽有更好的成绩。不无遗憾地说,他们之中的某些人因为确实在赛鸽方面有所成就,所以他们的态度与意见无形中就有某些程度上的权威性,对养鸽新人来说,尤然。虽然,我尚不知正确的答案,但以上事实也可以给养鸽者一些警惕,丰厚的财富对我来讲并不能表示知识或才智。
幸运的是,并不是经常有成功的信鸽落入这圏套,幸运的初养鸽者也会碰上与上述情况完全相反的人;他会很乐意地帮助人,给予忠告,不求任何回报——他只希望看到新手在赛鸽运动中崭露头角,有活力、有奉献的热忱。
这种人在任何倶乐部都是受欢迎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运动家,对他来说,这不但是他的成绩,也是整个倶乐部、整个运动界的成绩。
我的忠告是:要学习,无论何时,对任何人都要有广大的心胸,相互交换意见、心得,尊重他人的观点。如果前人没有把他们的知识与经验拿出来与他人共享的话,我们怎会有今天呢?人类就没有办法度过黑暗时代。眼志也是一样,过去有人愿意当牺牲品,不过还好,不是所有的人都真的成了牺牲品(我们要常常以此自居才好)。在初学的时候,要有接受嘲笑的心理准备。我发现任何一个时代,怀疑论者与吹毛求疵的人,即使在最简单的事情上面,都会陷入极大的困难。另外顺便一提,也有人嘲弄那些迫不及待地学习尚在存疑阶段的理论的人。这一类型的人到后来总被自己给搞迷糊了,不是完全放弃研究,成为怀疑论者,就是在参加大伙儿的讨论时成为一连串事实与知识的毁谤者——此时,只有从来没有挨过他的骂、又与他持相反论调的人才帮得上忙。把冰山打破了之后,他会经常地发表意见,并且常询问他的忠实听众。当然,还有另一类人,根本就不想相信这方面的研究,不过这种人大部分倒是有宽阔的胸襟,如果眼志不对胃口,那也好。但是,您如不了解它的话,也请您不要死锁着它。
我想我必须立刻说清楚的是:眼志的知识并不是在比赛中获胜的唯一捷径。但是,为大多数人所遵循的方法都是一种尝试和错误,它由来已久,但绝非稳操胜算。用眼志做指引的话,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下面,我会以此为主题,用更明确的知识加以解释,每个人都将在他的鸽赛中得到改善。
这些是:饲养、训练、种鸽与赛鸽的选择,认识了距离的能耐,加上我提供给你的知识,你会发现很多其他的情形,尤其与你原本就知道的饲养、训练和鸽舍管理知识配合起来,那可真是洋洋大观了。
眼志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好视力与忠诚。我之所以如此强调它们是因为它很重要,你必须首先了解,你到底有没有色盲?经由最近的调査,居然有25%的视力患者有此毛病,真叫我迷惑,因此,我建议:尽可能赶紧去让专家检査,这项检査一点也不痛,而且便宜,心情能获得平静就是最好的回报。
就另一方面看,忠诚倒没那么容易测试出来,这是我们随心所欲的东西。我这样讲的意思是:在你看过了本书后面所附的照片之后,很自然地,你会把它拿来和你自己的信鸽比较,这就是需要实事求是的时候了。例如:要承认自己宠爱的那羽信鸽没有好的眼睛就不容易。或者,你最耐飞的那羽信鸽不可能成为优胜者等等。有多少时候,你坚持选择一羽常胜鸽来传宗接代,期待它也能育出一模一样的后代,然而结果却老让你失望?我访遍了世界各地的很多鸽棚,这些例子不胜枚举,问题在于:我们只看某一个时段或另一个时段,最后的症结是:我们如何处理那些忠实的老鸽?它把它的一生都给了我们,但不幸的,到目前为止仍是一项错误——它只能变老。我会在这方面给你一些意见。
我个人还有一些特别区把某些老信鸽隔离,让它们有平静舒适的暮年。我认为它们吃东西花的时间太长了,要把它当事业来研究的话,这个问题必须给予理性的思考。
它们被饲养,是负有任务的。也就是说它们必须在飞行中与所有的参加者一较长短,经过了六、七季的巅峰时期之后,它们就变得衰老,无法再参加比赛了。我看过有些书的作者主张尽可能地把这种信鸽丢弃淘汰或不顾,这种解决方法是基于“不理会”的观念,不去想它、不去看它,这样才会有余裕的时间把精神集中在幼鸽和新引进的信鸽身上。相同的待遇有时也会发生在生病的信鸽身上,就多方面看来,这是实情,但是就眼志的知识来说,尽可能地从退休鸽群中去找,它们会拥有一种被称之为“双重作用”(ADualPurpose)的眼睛。
“双重作用”的眼睛就是拥有此特征的信鸽,它所产生的后代就算不能胜过亲代,但也与亲代不相上下(我曾经选了几羽具有此种眼睛的信鸽做例子,收集在本书中)。更进一步地说,我坚决地相信,这种眼睛是所有注重眼志的养鸽者为它们找配偶时的主要条件。对我来说,显然,赛飞与育种兼得的信鸽当然要比只具备其中一项功能的信鸽更受人喜爱。光是眼志,并不是应该具备的唯一条件;结实的身体结构、良好的双翼、双腿以及健康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态都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如果都具备了,唯独缺乏眼志的知识,那么做为一个养鸽者,除了装满篮的信鸽之外,再也无法证明信鸽的价值。具备眼志知识对养鸽者是何等的重要!它有了特殊的知识,他的看法会具有更合理的正确性——--那些会在所予时间内第一个回到家的信鸽、那些足以胜任长途比赛的信鸽、那些在赛鸽季开始之前就可以不管的信鸽,可以帮他省了很多饲养、训练、报名方面的花费,免得这些花费一去不返。
我曾经把初生20天的信鸽从巢窝中取出,它的主人很有经验,对眼志有十足的了解。
有一个很有名的养鸽者,住在英国的卡文翠(Coventry),名字叫做史普罗(G.Sproul),有一次告诉我眼志的正确定义;眼志就是:很明确的方法,能预测一羽赛鸽可能的能力。就我所知,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能比眼志提供更正确的鉴别方法。
事实上,我知道有些热心的怀疑论者同意,在幼鸽与老鸽杂处的鸽群中,他们没有办法把精英挑选出来。证明此一事实之后,有人告诉我,在未了解信鸽的脸部表征之前,这羽信鸽的价值没有办法加以判断。关于此点,我的答案在下面。信鸽的脸部,除了羽毛之外,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大部分都是呈现扁平状态,不是秃头。
但是只要你有些微小的经验,就不难分辨出它们五花八门的表情。例如:了解、关怀、发怒或担心,如果你尚未熟悉这些以及其他的表情,我要说你大概没有花时间去观察你信鸽的重要部位。经过审视之后,你会很快地发现,眼睛是使脸部表情改变的主要部位。因此,你可以下结论:这就是认识眼志的第一歩。
我还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它们根本不用它们的眼睛飞翔。”当然,就生理常识来看,这种说法就已经不正确了。但是,数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论文,其中提到:有成千上万的信鸽参加比赛,比赛开始之后由于天气恶劣,它们居然都在一个范围停下来。但是它们都面向着自己家的方向待数小时之久,―等天气好转就马上飞回去。这显示:双翼并没有负载“向家”的本能,——数世纪以来一直有这种不正确的想法——其实它们的双翼只不过像一般动物的双腿,只是交通的工具而已。瞎眼的信鸽就回不了家。
我已经说过,光是靠一个因素绝不可能在比赛中获胜,那是要靠各种因素来配合的。然而,所有的条件都相当时,具有优越眼志的信鸽却显得比较突出,尤其是在长距离的飞行比赛中更是如此,就连飞程本身变得艰巨时亦然。同样的结果也发生在育种鸽身上。写此书时,我研究了世界上很多名鸽,然后才下此结论的,我要加强的是: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没有办法把优秀鸽区分为:有好眼睛与坏眼睛的。但你却可能看到劣鸽也具有好眼睛。这情形前面我也提到过了,因为有好眼睛的信鸽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缺失,或者在总体上就是有逊人一筹之处,问题现在来了。
什么是好鸽?人们无数次地提到,这羽信鸽或那羽信鸽是好鸽,但是,用什么因素才能决定信鸽的优劣呢?
鸽赛的种类繁多,距离、地点都不同,参加的信鸽体型与大小也各异。我在倶乐部里得到的赛鸽经验是:信鸽的主人或信鸽本身对于鸽赛的赛程距离就有偏好。有些喜欢375里以内的比赛,然后停滞;有些则随着赛程的增长兴趣也越来越浓。在澳洲,无论赛程有多长,都没有大笔大笔的奖金,有些人喜欢短距离、奖金又多的比赛,一碰到长距离赛他们就裹足不前了。然而,这是确实的——有人就是一口气认定,只有当天能回到家的比赛才是真正的竞赛。一般长距离赛,时间多在2-3天左右,这些人相信,即令第一天落后50里之遥的信鸽只要第二天起身得早一样有获胜的希望。当然,这也是对的。但是,怎么会有一些养鸽者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地获胜呢?我就有过在一季的六次长距离比赛中,得过五次冠军,一次亚军的记录。我参加的信鸽,数量并不多,难道幸运之神就一直眷顾着我吗?
何以会如此呢?这又要回到老问题——眼志这一问题上来。什么是好鸽?好鸽就是它能以正常的身体情况去完成任务,获得奖金。一羽在10300里的长距离赛中夺魁的信鸽与一羽获得10310里比赛冠军的信鸽,它们的好,是相等的。对它们的鸽主来说,也是具同样的价值——虽然,我们除了“夺魁”之外,再也找不出其他可资比较的因素。你必须记住的一点是:就生理状况和一般状况来说,它们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眼睛也不同。看眼志就可以辨别出它们的相异处;好的比赛眼就已蕴含了获胜的机率。就有这样信鸽——--它无论在何种赛程中都能获胜。这只是管理上的诀窍而已(当然,这是你拥有它以后的事情)。同样的,这种信鸽是我们要加以研究的对象,尤其是研究它的眼志。这本书的提示将会使你得到与众不同的好处,如果你肯花时间去读它的话。很多养鸽者宣称,他们赢得的奖金超过他们投资的成本,但却从未戴过眼镜去审视信鸽。
很多时候,这也是实情。但是,我发现眼志到目前总是扮演“充分演出”的角色,在鸽赛是如此,在育种鸽亦如此。我能建议来个简单的测验吗?把你目前用来参加比赛的信鸽与它们的亲代比较,它一样好吗?如果不,那它们将来的后代也不一样,更遑论成绩了。
多年来,我时常碰见经验比我老道的养鸽者,他们对眼志提不起什么大兴趣,但我从未被他的说法所迷惑。接着,我问他们,愿否把眼睛相似的两羽信鸽来交配?这些人不相信我对眼志的看法,又如何会接纳我的意见?它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得来吗?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探讨鸽眼的应用话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