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湖北公棚市场竞争
最近湖北鸽友都在热议几家公棚收费站距离的调整,一家由春棚改为秋棚的公棚首次将武汉公棚收费站距离由50公里提高到了80公里,收费2300录取1200名。位于蔡甸的另一家公棚随后也出台规程草案将收费站改为100公里,收费2000,录取800名。随后鄂州的一家公棚也出台规程草案,收费站由50公里改为了80公里,收费1800,录取800名。剩余没出规程或已出2022年规程的公棚老板们,肯定会受到各种影响,2022年规程怎么出,要不要改。
作为一个连续在武汉玩了10年的鸽友,我对武汉或湖北内赛鸽公棚之间的竞争是既爱又怕。湖北公棚之间的竞争给喜欢参加公棚赛事的鸽友还是带来了一些福利,之前交公棚没有什么收费站一说,交鸽子就得交参赛费,鸽子是死是活看运气。11年金楚公棚成立,带来了上手、家飞扫描和QQ群,实现了鸽友与公棚之间的互动。后面又陆陆续续成立了几家公棚,随着公棚数量的增多,带来的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收费站从0公里变成了50公里,鸽友得到了实惠。湖北省内公棚业竞争加剧,将会是优胜劣汰,还是劣币驱逐良币?
武汉城市精神有一句话,叫“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武汉举办公棚赛事历史有30多年,1991年,武汉首次举办“中国·武汉赛鸽棚”,但是公棚在武汉的历程却是命运多舛,30多年来,武汉还没有出来一家够像北方知名公棚能够在全国有强大影响力的公棚。这些年来,湖北倒下了不少的公棚,给鸽友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当然公棚倒闭现象不止在湖北,在国内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年年底中信网就会有很多鸽友吐槽黑心公棚的事件。下图是用百度搜索公棚倒闭,有38200个结果。
鸽友交鸽子到公棚,朴素地信任公棚。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很多鸽友都相信每个规程上都有的那一句“无论收鸽多少,奖金照发”,朴素地认为公棚规程就是一个要约,老板一定会守约。拉鸽源的时候,有人甚至会信誓旦旦说老板多么有钱,不会赖账的。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 个人觉得更应该把公棚看成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企业有破产一说,公棚也会有可能倒闭。选择哪家公棚交鸽子,个人觉得不仅要考虑公棚的饲养管理、奖金,还应该考虑这家公棚能否正常运营。下面以目前湖北公棚已公布的规程来看,计算一下公棚要正常发放奖金,收费站至少得回来多少鸽子(注:不算饲养费)。
在湖北办公棚,不仅要考虑收鸽数量,还要考虑收费站存棚数量。首先湖北地处于长江中游,气候不同于北方,梅雨季节的高温高湿是公棚的一大考验,很多外地来的养鸽教练到湖北都吃过这亏,6、7、8月份鸽子很容易生病,大棚养殖更容易死亡;其次湖北与河南之间存在着大别山脉,黄陂往北没有多远就会进入大别山余脉。
位于武汉北部地区的棚,提高收费距离比南部的棚可能会更吃亏。这里借用一下热心鸽友三盟收集的近三年湖北公棚数据。下图可以看到武汉的三家公棚收费站归巢数量多数都在5500左右,偶尔能够超过6000。收费站归巢想超过6000,必备条件就是收鸽数量足够多,且0公里时得超过6500。维持公棚正常运转,从数据来看,公棚差不多得要收费站归巢在5000左右就可以安稳地过完这一年了。能不能赚钱,还要看老天吃饭,鸽病防治不利,训放天气没掌握好,都会导致收费站数量不足,公棚就要亏本。纵观国内亏本运行的公棚,讲信誉的就取消比赛,不讲信誉的手段就很多了,各种作弊手段都会用上。
鸽友参加一年公棚比赛下来,能维持参赛费与奖金平衡的鸽友可以算比较厉害了,一般鸽友参赛1组,费用1W左右,决赛能进1个奖金1W,扣除拍卖40%赎金,还会略亏一点。作为鸽友,我们希望看到湖北的公棚之间竞争,但是更希望公棚之间保持理性竞争,量力而行,不要让历史上的悲剧重演。最后愿湖北的公棚越办越好,让广大鸽友有更多施展爱鸽竞翔能力的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