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公棚饲养员的独白:学习与感恩

2019-01-28 06:14:50.0   (1456次)  作者:萎叶藏青

饲养员的黄金历程——感恩篇

信鸽如今带动了很多产业链,虽然是冷门,但玩家越来越多,相对应的产业就随之出现,创造了许多平台。很多人更是选择把信鸽当作事业,从懵懂到成熟,从无到有,形成了一种文化和运动。鸽舍、公棚早已驻扎在民间,让我们去不断地研究它的高度。在这里能学个一技之长去发展,是很有出路的。里边的学问太值得推敲。信鸽能发展到今天,是聚集了每一位爱好者的心血,他们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鸽友遍天下,独立最高楼。

小时候老爸就养鸽子,平时不少帮忙,也算有些体会,此处省略一万字……从2015年来到公棚学习,算正式接触了信鸽。我运气不差,刚踏入这个门槛就遇到贵人,他是河南的一位知名教练,我跟他学到了太多,一步一个脚印,彻底推翻了以前看待养殖的难度系数。以前总觉得鸽子不同于普通的鸟类,它生命力顽强,只要稍加一些技巧就可以养好。其实不然,天南地北的鸽友送来一个地方参赛,不是仅仅用技巧就能过关的,要具备更多。在公棚养鸽子真的很棘手,没有亲身的接触,是不会明白的。大多数人会觉得养公棚与在家养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差的多。尤其在夏季,各类病症就会出现,一旦发现的晚,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大面积感染,最终损失惨重,这还仅仅只是其一。针对此问题公棚若没有一个稳定的方案,更别说后期的调养训放了。如果你不信,大可以找个公棚体验下,我保证让你知道啥是难度。公棚选对了教练,成功必定会事半功倍,选错了就事倍功半,真正能驾驭这个职位的人寥寥无几。

我和王老师经常聊天,他人很善良,很乐意去帮助年轻人,有时讲讲他的小时候,讲讲他以前的工作。他对我说过,无论在任何行业,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我都是打工的,老板发工资,我们就得尽最大努力把活干好。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很多人明白,却都在雾里。我一向都是把他说过的话当作课程,他从失败到成功,中间经历是花钱买不到的,很多事情都值得思考。从公棚管理上来说,收鸽、观察、疫苗、用药、粮食、家飞、调理、训放、天气、习性等等一系列,是一个教练必备的技能,你如何做到这些?面对突来的难题,你怎么去处理?这些没有实打实的经验是无从下手的,书上不可能学到,单纯的理论要是能做到,鸽子也就不难养了。这门学问上,王老师是很成熟的,有一套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能把风险降到最低。他成功的例子很多,从外地鸽友和裁判对他的尊敬可以看得出来。在我眼中,他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每一个细节做的都相当到位,每年都有不同的发现,都会进行总结。他的笔记本是个无价之宝,虽然我没看过,但我能感受到每个字的分量。在这个领域里,他一直手握金牌,忙于一个偏僻的角落,发着低调的光。或许鸽子早已赋予他特殊的使命。

有人说过我,你想成为公棚教练,不经过三五个老师指点是不行的。这句话理论上是不错,多跟不同的人学本事总会有不同的收获。可是我认为,这个行业能把鸽子养好的人不多,从每年各大公棚的归巢数据就能得知,他们网站的信息也可以分析的出来,真能让公棚赚钱的少之又少。教练这个职业刚兴起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根本没什么经验可谈,随着公棚的一系列问题,坚持下来的人特别少,直到现在依然是人才缺乏。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王老师坚持了下来,这一干就是十几年,而且基本都是高质量。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打乱现成的有效方法,去增加一些没有实践的生硬套路呢?我们应以当下经验的为基础,把握重心,稳定技术,探索新发现且保持交流,这才是最要紧的。

艺多而不精,不如艺少而精,独艺精则人少,其道德明。师任从多,术虚也,择一缘而入,将同为贵。如今拜师很容易,真正的其实就一个,他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你们终是相互的贵人,注定成就彼此。德艺双修德先,老天爷只会把真本事交给有德行的人,让他去培养更多的弟子。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不仅传授我技能,更让我从他的经历中悟出许多。他经常告诉我,你应当适应环境,应当磨合与人,应当勤俭节约,才能在这个社会站得稳。几年的时间,我成长了,他也大了几岁,不过我们交流起来,还是当初的模样,在公棚的老树前边儿,坐着残缺的椅子,享受久违的清风,抛开一切俗事,探讨着鸽子与人生。